会员中心

徐州源洋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荣获徐州市放心消费创建先进企业

2022-05-11

浏览量:

徐州源洋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荣获徐州市

放心消费创建

先进企业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506.jpg

创建放心消费示范企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加快提档升级,提高竞争力,持续长久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意义重大。

徐州源洋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企业建设规模和经营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注册资本达6122万元,占地面积290.5亩,经营设施16万平方米,涵盖果品、蔬菜、粮食、干果干调、冻品等业态,是综合性批发市场。2008年2008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其中,香港宏安集团控股,占比51%;市供销社参股,占比21.23%;上海民营企业参股,占比14%;徐州民营企业参股,占比13.77%。2020年成交量和交易额分别达到50亿斤和80亿元。目前,我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均稳居苏北及淮海经济区前列,成为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升,特别是消费上要求放心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徐州源洋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农产品消费批发市场,根据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始终发挥公益功能,在农产品大流通,日常必需农副产品惠民保供,创建放心消费批发市场方面拿出具体举措,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756.jpg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759.jpg

1、注重农产品品牌经营。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徐州源洋商贸发展有限公司逐步加大经营业态调整,升级商品结构,引入全国及国外一大批原产地、绿色、品牌、高质量农产品进场经营,档次低,质量差,等级不标准的农产品将陆续引导退出市场经营。江西赣南脐橙、福建平和蜜柚、新疆香梨、阿客苏苹果、烟台苹果、黄岩蜜桔、广西砂糖橘、东南亚进口水果、东北三人行大米等一大批实力强、产品优、质量高的公司或个人纷纷入驻。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02.jpg

2、注重疫情防控和保障供应并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源洋公司作为淮海经济区较具规模的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和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要求,采取有力举措,克服困难,制定方案,科学部署 从严从实,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各部门在物资配备、消杀、测量体温、入场检查“两码”、配戴口罩等方面联合合作,确保防疫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排查、全面清理卫生死角,货物、车辆摆放有序、整齐,在全市场开展卫生大打扫,不留任何卫生死角。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每天全面进行消杀、灭菌。全面排查疫区来人,密切关注,一旦发现,迅速报告并送专门机构隔离。对所有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利用LED、宣传册、广播、展板、微信群、订阅号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让全部客户、职工参与防疫,知道防疫有关知识。及时传达政府关于防疫的要求、措施,人人参与防疫。既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又科学部署,避免恐慌。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05.jpg

另一方面统筹调配, 凝聚力量, 保障市场充足供应。全体人员包括所有客户,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货源引进,经营服务同步推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防控同时做好各类农产品保障供应,特别是蔬菜、粮油、水果、肉食加大进货量,增加品种,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严控物价。密切监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每天专人统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和恶意囤积商品行为,一旦发现,联合政府职能部门,从重从严处罚。直至清理出市场。加大监测力度。利用市场检测设备,加大检测批次。特别是来自疫区的农产品,每批次必须监测,保证群众吃的安全、放心。

3、注重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批发市场农产品检测手段,优化质量标准,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市场设有检测中心,每天对进场农产品进行抽检,并进行公示。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与农产品基地、合作社作用,构建高质量农产品标准体系,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批发市场每年检测的进场农产品不低于12000批(次)。加强索票索证工作,特别是牛羊猪肉,做到每一批次必检,合格者进场经营,不合格者禁绝进场。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11.jpg

4、注重“四化”管理提升。根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农贸(农批)标准化、信息化、商超化、规范化提升改造要求,源洋公司严格按照《徐州市农贸市场管理规范与星级考核标准》执行,理清标准,明确责任,各司其职。着力提升市场硬件设施档次和管理服务水平;公共卫生、污水排放、通风照明、供电供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严禁市场内销售和宰杀活禽。打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渠道,逐步建立智慧交易、食安智慧监管信息化追溯等智慧农批市场系统,推动市场向现代化流通经营模式发展。完善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市场远程监控可视化管理,提升联动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落实市场摊位业主作为摊位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制定长效管理制度,依法建立管理制度,促进摊位业主自觉规范运行;配足管理和保洁人员,全面做好市场内部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消防安全等工作。确保亮证(照)经营规范化、计量器具规范化、明码标价规范化、信息公示规范化、责任落实规范化、索证索票登记规范化、各种记录规范化、食品快检规范化、经营行为规范化。加大宣传创建力度,设立宣传栏、公示栏、导购图、广播、商品区域指示牌、公益广告、微信公证号等,让客户、员工人人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掀起浓厚的创建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13.jpg

5、注重抓好双创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及后续复审迎检,是市委市政府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双创工作,组建机构,配备人员,精心组织,不降标准,确保双创工作达标,为全公司营造清洁、卫生、整齐、舒心、文明的环境。为全市双创工作增光添彩。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16.jpg

6、注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是党委、政府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些交易设施陈旧,配套设施不健全,安全隐患较多。源洋公司投入人力、资金突出抓好安全整治整改。拿出过硬的举措抓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确保市场运营不出事故。为市民和业户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7、注重消费宣传推介和消费引导。企业每年投入20-30万元,举办农产品直销节、公益菜市场、农产品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大力开展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引导市民改变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与乡村农产品基地、家庭农场联手合作,一方面组织基地农产品进社区。一方面组织市民下乡进基地,带动农产品采摘、乡村游、农家乐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乡村面貌。

微信图片_20220923103819.jpg

取得成效

1、成为贯彻落实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企业始终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作为“份内事”,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比如保障城乡供应,满足市民日常必需品消费,重大疫情、灾害保供稳价,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成绩,取得较大成效。


2、成为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农副产品跨区域大流通中发挥着商品集散、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在农产品集聚分销以及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徐州市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同时,促进了徐州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帮农销售,助农增收。


3、成为满足城乡供应、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20年来,累计购销农副产品1200亿斤,成为调节供求、平衡市场、保证“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供应的有效载体,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物价、蔬菜供应、市民消费,为民办实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搭建了重要平台。


4、成为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主阵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品牌诚信、营养保健已成为市民消费追求的热点。作为江苏省首批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单位,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市场准入,保障人民消费安全,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发挥了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就业问题的突出作用。一是市场每天约有5000多商户,近万名从业人员。许多是农民和下岗人员,市场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生活的岗位。二是许多商户在农村时不富裕,甚至较为贫穷,下岗人员生活无着落,但依托市场已发财致富,成为资金雄厚的“老板”。几年来,一大批农户、下岗职工在城市买房购车奔小康,真正实现了“建一个市场,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宗旨。

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