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2022中国(湖南)——非洲国家渔业暨水产品推介对接会在长沙融程花园酒店圆满举行。大会聚焦中非渔业合作发展,融汇政商学界重量级声音,深度解读渔业发展趋势及政策,重点推介非洲的渔业资源及相关优惠政策,探索建设辐射全国的非洲水产集散交易中心,搭建中非渔业的对接交流平台。非洲国家驻华使节、省市区政府领导、渔业协会代表、客商代表、媒体朋友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非渔业合作模式。
作为湖南海鲜水产流通领域指定代表市场企业,红星实业集团副总经理、红星大市场总经理胡超受邀出席,重点做了“中非渔业水产集散交易中心”暨“中部海鲜水产集散中心”项目主题宣讲,阐述了项目发展背景、规划定位和核心优势。
中非在渔业产业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非洲良好的渔业资源禀赋与中国巨大的水产品消费市场有效融合,能提升彼此渔业发展水平,扩大双方经贸合作成果。湖南省商务厅基于湖南渔业发展实际,为引进国际优质水产品,着力将长沙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二期海鲜水产项目打造成为“中非渔业水产集散交易中心”,立足湖南,辐射中部,为中非渔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商贸平台。
胡超强调,当前湖南海鲜行业正处于新老迭代的空档期,现有的海鲜市场面临升级搬迁,新建的海鲜市场缺少发展根基;加之,近年来中部鲜活水产品交易量逐年攀升、非洲水产需求日益旺盛,人民群众的海鲜水产消费力不断增强,消费习惯逐步形成,非洲等国内外优质海鲜产品往中部辐射的条件日趋成熟,打造“中非渔业水产集散交易中心”十分必要;并阐述了项目作为进口及国产水产品进驻湖南、辐射中部的首选之地,具有四大独特优势:
一是中部枢纽的区位优势。中国“三横三纵”的经济格局凸显,长沙处于“三横三纵”中心点,是中部核心枢纽。项目位于长沙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立足长株潭,辐射中部地区,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超2000万人口,预计2023年项目年交易总量可达600万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中部海鲜水产集散中心”的建成营业,将为全国乃至世界水产品企业家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二是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长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拥有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是首批入选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紧邻高速入口,外通G4京港澳、沪昆、长沙绕城三大高速,与黄花机场20分钟高速直达,距长沙高铁仅6公里;市场已开通东港、大连、广州、北海等区域直达干线物流,下游分销的支线物流已覆盖湖南省14个地州市及周边省份。
三是全品类、全产业链赋能的生态优势。搬迁后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将实现果蔬、肉食、粮油、海鲜水产、干调等农副产品的全品类覆盖。未来,项目依托新红星农批生态都荟圈,背靠“中国中部第一物流园”--雨花电商物流园,及万纬、普洛斯、宝湾、华泽新零售、盒马鲜生等头部物流企业集群,全面赋能入驻客商做大做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项目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与全能配套服务。
四是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及专业运营能力。凭借二十多年发展所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中部海鲜水产集散中心”将依托红星集团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影响力,打造成为湖南乃至中部最大的海鲜水产网红消费新地标,发展成为湖南乃至中部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海鲜水产集散新中心。
除中部海鲜水产集散中心项目成功推介外,对接会上进一步宣传了非洲国家水产品资源和政策,探索建立了辐射全国的中非渔业水产集散交易中心,相关渔业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签约和对接。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与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有限公司、非中合作与发展投资协会分别签订入驻协议,重点将在渔业产业开发、营销推广、市场规划布局等方面展开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进军中部,首选红星,诚邀海鲜水产界企业家朋友到红星考察、交流,携手共谋发展,共同打造中非、湖南生鲜行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