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西商集团:西商智慧农批产销对接平台助农产品滞销变“直销”

2021-08-16

浏览量:

2018年,永胜县、宁蒗县等地紫皮大蒜滞销5000吨以上,蒜价从每公斤5元狂跌至0.7元,巨大的价格落差,让全村的农户从希望走向绝望……

丽江著名的“玫瑰小镇”,以种植食用玫瑰花为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5月,全村100多户花农的200亩玫瑰花滞销,一户花农甚至烧掉5年的花苗,改种玉米!“200多亩墨红食用玫瑰就这样眼看着要烂在地里,也无人来买,找不到购买渠道,我们只能干着急。预计全村每日的损失在10万元!”花农和大哥不甘心的说道。

2020年7月,受疫情、销售渠道有限等因素影响,宁蒗县清水河村4个组212户村民种植的550亩早春洋芋(土豆)滞销。8月上旬前,如销售不完将所有的洋芋将彻底烂在地里,意味着农民这一年的收入全部泡汤。面对这样的局面,除了求助社会爱心渠道,农户们别无他法。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产生农产滞销的问题,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尽量的避免这样伤农的情况频繁发生?

      先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地区的农户在遇到滞销时,又是如何应对?

西商农商城,为农产品找到出路

2021年8月以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金子寨村菜农们种植的青红杭椒陆续进入丰产期,但受洪涝灾害影响,导致销路不畅。眼看着丰收的辣椒就要烂在地里,农户们十分焦急。辣椒滞销后,金子寨村驻村工作队向西商农商城说明了情况,寻求帮助。

获悉此情况后,西商蔬果批发市场积极斡旋,协调园区商户积极收购金子寨村的滞销杭椒。最终,金子寨村首批上市的近2000斤青红杭椒,被西商农商城的三位商户以高出市场价0.5元/斤的价格全部收购,解了菜农的燃眉之急。

同年5月,在全国果品界享有“果中新锐,桃中佳品”之称的“金安脆桃”喜获丰收,产量达15万吨,承载着十万桃农的“小康梦”。为了确保“金安脆桃”的顺利销售,西商农商城制定了以下产销对接政策——

①与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加强联系,借助全国农副产品数字流通平台,助销金安脆桃;

②集团已派出五个精干工作组外出进行全面助销推介;

③西商蔬果批发市场13300平米的交易专用场地“金安脆桃集配中心”已准备就绪,供桃农免费使用;

④西商集团要求全国布局的十三个“西商农博园”,安排一名高管带领当地水果经营大户来六安实地产销对接。

一条条的务实政策,让金安十万桃农不再担忧产销难题。

像这样产销对接的成功案例,在全国范围内的西商农商城比比皆是!应对农产滞销,西商农商城给出的应对策略是“全国互通,主动出击”!

抓信息,打通路,让丽江农户连接全国市场

不论是品质优秀的紫皮大蒜、早春洋芋,还是极具特色的食用玫瑰,对于丽江的农户而言,造成滞销的原因往往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市场信息的闭塞,与销售渠道的限制。

想要解决丽江农产滞销的难题,一是市场信息,二是渠道通达。

为此,西商农商城特别推出了“西商云”产销信息平台,背靠全国西商农商城网络,为丽江农户提供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打通农产品流通链条,实现产地和销地的互通有无,渠道通畅。

大蒜、洋芋作为非常基础的一般产品,放眼全国市场,都有巨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只要掌握了市场信息,农户就可以用可观的价格销售出去。丽江农户可以通过“西商云”大数据中心,第一时间了解到全国的市场信息,精准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不再局限于丽江及周边有限的农贸市场。实现从丽江周边到全国市场的大平台销售。

而像可食用玫瑰这类特色产品,稳定的销售渠道,就是解决滞销的关键。以往的花农多是被动销售,渠道找上门了才有销路。有了西商农商城产销对接平台后,花农从此变被动为主动,和全国的渠道商建立联系,不仅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选择,还可以从中择优销售,让利润最大化!

当遇到棘手难题时,西商农商城还会推出专项帮扶政策,一对一,点对点的帮助丽江农户、商户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在西商,每一位农户都有强大的团队可以依靠!

让技术服务百姓,解决农产难题

携手共进,合作共赢。西商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经营宗旨,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凭借西商农商城的平台优势,在有效帮助丽江农户增收、稳收的同时,极大促进了丽江农业增效的进步。

丽江·西商农商城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丽江农产滞销后的产销困境。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农批产销服务,让丽江农户的“菜园子”直接联通全国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