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批市场造成不可预知的、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只“黑天鹅”会将农批市场带向何方?
“黑天鹅”飞离或难承其重
新冠肺炎给许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也给很多行业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多数行业处于停摆之中,餐饮暂停营业,工厂延期开工,电影院、游乐场、网吧、歌舞娱乐场所、体育健身场馆、棋牌室、茶室等暂停开放......一夜之间,传统的线下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农批行业首当其中,哀嚎一片。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情影响慢慢减弱,目前各地政府部门陆续按下“重启键”,开始有序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但消费者的情绪仍将保持谨慎,复工复产容易复市难。
有关专家指出,疫情期间被抑制的部分消费需求并未消失,只是延后,短时间内难以一下恢复。商贸客流和销售亟待恢复,城市的繁荣有待管理“松绑”后才见。
据对首都农批市场一些商户调查,疫情前后的销售额大约相差50%以上,有的品类销售大约相差80%以上,主要是老顾客流失严重,几乎没有新顾客光临。
因疫情防控需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导致超市及零售网点的采购量下降;一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建筑工地延长休假,食堂采购量不足;餐饮企业推迟开业时间,采购量大幅下降;同时,疫情发生前,各地批发市场为节日期间储备了大量货源,加上批发市场整体人流量较小,导致批发市场商户陷入严重亏损。
逆行于“黑天鹅”漩涡中的“云”
随着疫情的发酵,餐饮、商旅、线下商超等很多行业及企业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但也给线上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疫情之下的“春天”。农批市场在疫情下逆行而上。
——“云”上开启“线上会诊”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首次召开线上新春工作座谈会,为全国农批市场在“云”上开启“线上会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企业等嘉宾代表,纷纷围绕疫情期间农产品流通行业应急措施、提升市场现代化运营能力、市场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等议题从不同角度交流探讨。同时对“后疫情”时代到来,农批行业如何应对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作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地位的农批市场,其数字化转型,应包括交易平台、金融平台、物流仓储平台等模块,并为上下游客户管理、商品管理提供便利条件。尤其是海量信息在农批市场交汇、碰撞、融合,则为农产品大流通大数据的搜集、整理及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无疑是农批市场发展的最大优势。
——危中寻机,“线上求生”
危机之下,开拓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很多线下商企的重要课题。而直播电商作为2019年最为火热的新商业模式之一也由此延续了热潮,甚至迎来了新的高潮,可以说是疫情之下传统行业转型与自救的又一场“及时雨”,直播主厨、美妆、菜农、健身,甚至直播卖房、卖车……“全民直播”摁下加速键。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县长,农村老大妈等直播助农的新闻也屡见不鲜。“直播带货”成为消费热词。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湖北省30个县的县长在直播间“为湖北拼个单”;山东烟台海阳市副市长发起“博士市长助力农产品”,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万;同时,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了当地特产柞水木耳,成为“最强带货员”。他更是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锻造突围新“武器”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农批市场行业的变化尤为显著。农批市场在疫情的“围攻”下,四面楚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如何将危机转化为商机?
直播带货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思维,颠覆传统营销模式,也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形成新的消费文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的呈现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丰富、直观,直播带货这样的电商形式,势必会继续撬动更广阔的市场。
江苏无锡朝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君君,一年前试水数字经济,推出网上买菜APP“朝阳到家”。疫情期间,刚满一年“实习期”的“朝阳到家”大显身手,网上订单暴增10倍。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张君君,深谙“线上新经济”的市场空间,她作为农批第一人,试水“直播带货”,打开“应对模式”。
南京市江宁区商务局、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南京众彩)和江苏泽播联合举办的四新行动——直播电商赋能“众彩行”商户直播培训活动在众彩举办。此次直播培训,是南京众彩朝着线上发展趋势迈进的重要一步,旨在帮助市场商户打造自己的直播“带货官”,从而提高货品销量,促进市场转型,商户们积极前进的步伐更是对新经济形态新消费业态的主动作为。
北京盛华宏林在进销存系统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为有效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经营萎缩,与专业机构合作,开辟了“网络直播”——直播带货与农批专业知识介绍相结合,让最时尚与最土之间碰撞出经济火花。
“黑天鹅”“叼着蜗牛”飞行
农批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平稳发展,打造“智慧农批”的呼声日益高涨,最为鲜明提出“智慧农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未来”,是在2015年1月份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亚太批发市场大会”上。所谓“智慧农批”,不仅仅是农批触网这么简单。它不仅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实现农批市场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实现农批市场软件的高效运作。同时还需要做到市场内部管理有效提升,产品标准化分定等级。软硬件双向提升,线上线下结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农批。
可是,“智慧农批”建设犹如一只负重的蜗牛在爬行。这次“黑天鹅”的不期而遇,是机缘巧合,还是农批市场发展的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黑天鹅”会“叼着蜗牛”飞行吗?
经历了重创的农批市场盼来了“重启”。然而重启,并不意味着能够回到原先的轨迹。当下,“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将成为农批市场经营的新常态。
这场疫情,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传统农批市场的短板和局限性,并不得不思考对策和出路。正如盛华宏林总经理吴玉芝在一次参加商务部农产品市场线上座谈会时提出的那样,解决农批市场顽疾的短板问题,首要是立法,立法是跟本,公益是保障。
未来已来。危机与机遇共存,每一次危机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考验的是智慧。
思路决定出路。当你还在坚守传统经营模式的时候,你的同行却已经在做了。
北京盛华宏林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