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聚焦三农】新发地休市到复市:“菜篮子”里的故事

2020-08-20

浏览量:

8月15日,北京新发地主市场铁路以南区域正式对外开放营业,恢复市场正常时期果蔬交易量的60%,这标志着新发地市场正式复市。

从6月13日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我们的记者跟踪记录了这两个多月里,北京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和价格、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从业人员的奔波和忙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日子“菜篮子”里有些怎样的故事……

01新发地 新变化

新发地复市后,人员和车辆进场前要提前预约,并上传产品检测合格证明、产地证明,还要在入口处接受人脸识别和红外测温。

此外,市场里进行分区管理,按经营品类和交易功能划分区域,严格人车分流。买卖双方也要从不同的通道进出,避免聚集。

复市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并未放松,市场每天都要对摊位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洗消毒。

6月13日新发地刚刚休市时,北京市的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部分品类缺断货的情况,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记者跟着市场工作人员一起去进货,又遇到了哪些特殊情况?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市场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看视频 ↓

02再访进菜路

最近,记者又来到新发地休市之初采访过的生鲜店,并且再次和工作人员一起去采购果蔬。

这次进货会顺利吗?

会遇到哪些新的特殊情况?

市场上的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请看视频 ↓

03如何稳住“菜篮子”

现在的进菜路顺畅了,那么新发地暂时休市之初,部分生鲜农产品出现缺断货的现象持续了多久?又是怎样解决的?未来我们还有哪些长效的应对措施呢?

请看视频 ↓

三 农 热 评


在各项有力措施的保障下,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6月下旬以来,北京蔬菜日均供应稳定在2-2.2万吨左右,供需总体平衡。

新发地主市场铁路以北区域也将于9月10日前对外开放营业,实现全面复市,并且取消地下空间交易、坚持批发属性,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强化货品溯源能力等。

稳定供给的菜篮子让百姓安心,而应急期间建立起来的更多样的供应平台和渠道,也将在市场中发挥更加长效的作用,让保供机制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