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本部分提供会员动态、会员风采、服务窗口和个人中心等。

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简称: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396亩
33万m²
2018年12月21日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477号

市场简介:一、项目背景 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是西宁城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2.5亿元人民币。2009年,按照西宁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步伐,确保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实施了西宁市政府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西宁市重点建设项目——“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二、项目功能 集散中心以“服务商户、拓展交易功能、构建农副产品大流通平台”为核心理念,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体,集农产品检测、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分设五大功能区:交易区、冷链区、配货区、小商品区和综合服务区,配套银行、公寓、餐饮等服务设施,为商户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三、项目发挥的作用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于2013年11月运营。项目一期占地面积396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商户3800余户,带动就业近2万余人,年吞吐量达200万吨,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现代、服务人性化的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是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现代化大型定点集散交易中心。 集散中心的启动运营,不仅对丰富、保障西宁市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物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农副产品供应、流通、价格调控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农副产品经营合作交流,成为调控物价、保障供给的重要载体。 四、获得荣誉 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先后荣获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百强市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先进党组织”等17项国家级荣誉, “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7项省级荣誉,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市商贸流通优秀企业”、创新单位等8项市级荣誉,以及城投系统“优秀经营班子”、“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五、项目二期计划 为加快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打通西部地区农产品产业链条,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二期项目,并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603亩,项目总投资计划30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果交易大棚、鲜活水产交易大棚、牛羊肉交易大棚、猪肉交易大棚、停车场、公寓、配货区、回迁安置楼及农产品展示区、电子商务、农产品检测中心、商业店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 集散二期项目定位为专业化、精品化、信息化现代农副产品交易流通平台,初步规划为:大物流配送区、农产品电子交易区及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区,专业水果销售区,肉类、水产及清真区,生活服务配套区。目前集散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工程建设,计划于2022年7月投入运营。 六、未来发展 下一步,农商公司将以着力打造“新兴农业及农产品流通产业链条”为发展定位,积极构建以“大物流、大配送”为核心的服务业产业聚集区,以集散中心为平台,向蔬菜大棚基地、冷冻加工等上下游关联产业进行延伸,打造高原特色绿色品牌,带动产业链条整体发展,满足高原地区农副产品供应、降低交易成本、平抑物价、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以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以“保供稳价”为中心,以促进流通发展为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市场环境、规范交易秩序、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有效的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将集散中心打造成为辐射范围广、经济效益佳、品牌辨识高的国有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企业特色:

主营品类

蔬菜

果品

肉禽蛋

水产

粮油

冻品

茶叶

干货调味品

其它

企业荣誉及贡献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由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集散分公司全面负责(以下简称“集散中心”)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2日,公司性质为国有企业,经营范围:市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集散中心项目是西宁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菜篮子”民生工程,由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元,集散中心项目于2008年立项,2009年开始动工兴建,2012年7月建成,2013年11月启动运营,总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7.99亿元,目前是青藏高原唯一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服务人性化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分为5大功能区:交易区、冷链区、配货区、小商品区和综合服务区。 一、以诚信为宗旨,推动集散中心稳定运营 2009年,为加快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步伐,确保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要求,按照西宁市政府工作安排,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并于2013年11月16日正式启动运营。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2013年,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启动运营,同时搬迁海湖路批发市场。面对搬迁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外树形象,内抓素质,紧紧围绕“和谐搬迁、无缝衔接”这个中心,在不断提升集散中心管理服务水平,软硬件设施的同时,扎根海湖路批发市场,对近2000家商户开展了逐户走访,耐心细致的讲解各项安置政策,把工作做到细处、做到实处,在海湖路商户心中树立起做事诚恳、做人实在的良好形象,获得了海湖路批发市场商户信赖和支持,为海湖路批发市场的搬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集散中心的顺利运营。集散中心搬迁后,农商公司认真履行承诺,完成全部商户的安置工作,得到政府、商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二、多措并举,保障全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 集散中心作为省内唯一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担负着全省乃至西藏、新疆部分地区的农副产品供给任务,为认真落实政府的保供稳价政策,集散中心不断拓宽调运渠道、加强储备工作,从山东、陕西、河南、云南、甘肃等蔬菜产量高、品种全、价格低的农业大省组织调运白菜、菜瓜、茄子、萝卜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产品;从福建、海南、云南等地的商户也积极引进豇豆、辣椒、香葱等高端菜,并根据季节变化及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蔬菜调运品种和数量;认真落实市政府“蔬菜专供基地”建设项目,在四川建立了5000亩飞地蔬菜生产基地;启动西宁市政府“平价蔬菜直通车项目”,以市区内各大型社区、破产企业棚户区、人员聚集区域为目标,每天组织蔬菜、肉类近20个品种2万斤,以“落地价”(集散中心蔬菜第一道批发价,较市场零售价平均低50%以上)直销。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了集“生产加工——物流配送——交易平台——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条,极大满足了西宁地区农副产品市场需求,丰富了百姓“菜篮子”,也为西宁市保供稳价工作提供了保障,自集散中心运营以来,西宁市场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下浮15%左右。 三、积极引导,加强监管,营造诚信经营市场 一是完成实验室资质认定并取得CMA证书,获得具有法律效应的第三方农产品检验检疫资质,填补了省内企业取得此项资质的空白;取得中食恒信(北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积极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认可证书”以及“计量认证”四项资质认定证书,为今后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制定了《市场准入制度》、《索票索证制度》及《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加强进场农产品检验工作,日均抽检样品600余批次,及时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公示,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等部门上报不合格产品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不合格产品的退市工作。三是全力推动“索票索证”和“亮证经营”工作,实现商户“索票索证”、“亮证经营”、食品安全台账建立率均达90%以上。四是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在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基础上,设置食品安全工作管控模块,通过对每日农产品质量、价格、产地、入场量等信息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最终形成区域性农产品质量、价格、供求信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场区大屏、公司“党建联盟”大数据平台等媒体对外进行发布,引导经营户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及供求信息,帮助广大市民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五是自主研发集散中心商户信息二维码系统,加强商户信息录入发布工作,顾客可通过扫码获取商户经营的品种、产地、价格、食品安全以及诚信经营等情况,帮助顾客快速掌握商户信息,更好的选择交易对象,实现买卖双方利益最大化。六是全力配合公安、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对销售假冒伪略、有毒有害、以次充好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集散中心运营来,公司配合相关部门先后对销售注水肉和冷鲜肉、利用化学药物对食品进行加工、以及销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集散中心运营以来,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通过诚信经营、诚信建设、履行社会职责,农商公司得到了群众、社会、政府及商户的广泛好评,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不断荣获中央、省、市及其他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和奖项。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五项:“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先进党组织”、“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优秀市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先进单位”;多次荣获省级荣誉: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省商贸流通优秀企业、青海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青海省房地产“3A”级信用企业等。多项市级荣誉: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商贸流通优秀企业综治暨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单位”、西宁农商银行“品牌客户”等。 今后,我们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实现“四个转变”,以扎实的工作忠实践行“两个绝对”,进一步引导商户文明经商、诚信经营,把集散中心打造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诚信文明市场新标杆!

企业风采

朱玮

总经理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由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集散分公司全面负责(以下简称“集散中心”)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2日,公司性质为国有企业,经营范围:市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集散中心项目是西宁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菜篮子”民生工程,由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元,集散中心项目于2008年立项,2009年开始动工兴建,2012年7月建成,2013年11月启动运营,总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7.99亿元,目前是青藏高原唯一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服务人性化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分为5大功能区:交易区、冷链区、配货区、小商品区和综合服务区。 一、以诚信为宗旨,推动集散中心稳定运营 2009年,为加快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步伐,确保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要求,按照西宁市政府工作安排,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并于2013年11月16日正式启动运营。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2013年,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启动运营,同时搬迁海湖路批发市场。面对搬迁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外树形象,内抓素质,紧紧围绕“和谐搬迁、无缝衔接”这个中心,在不断提升集散中心管理服务水平,软硬件设施的同时,扎根海湖路批发市场,对近2000家商户开展了逐户走访,耐心细致的讲解各项安置政策,把工作做到细处、做到实处,在海湖路商户心中树立起做事诚恳、做人实在的良好形象,获得了海湖路批发市场商户信赖和支持,为海湖路批发市场的搬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集散中心的顺利运营。集散中心搬迁后,农商公司认真履行承诺,完成全部商户的安置工作,得到政府、商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二、多措并举,保障全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 集散中心作为省内唯一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担负着全省乃至西藏、新疆部分地区的农副产品供给任务,为认真落实政府的保供稳价政策,集散中心不断拓宽调运渠道、加强储备工作,从山东、陕西、河南、云南、甘肃等蔬菜产量高、品种全、价格低的农业大省组织调运白菜、菜瓜、茄子、萝卜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产品;从福建、海南、云南等地的商户也积极引进豇豆、辣椒、香葱等高端菜,并根据季节变化及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蔬菜调运品种和数量;认真落实市政府“蔬菜专供基地”建设项目,在四川建立了5000亩飞地蔬菜生产基地;启动西宁市政府“平价蔬菜直通车项目”,以市区内各大型社区、破产企业棚户区、人员聚集区域为目标,每天组织蔬菜、肉类近20个品种2万斤,以“落地价”(集散中心蔬菜第一道批发价,较市场零售价平均低50%以上)直销。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了集“生产加工——物流配送——交易平台——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条,极大满足了西宁地区农副产品市场需求,丰富了百姓“菜篮子”,也为西宁市保供稳价工作提供了保障,自集散中心运营以来,西宁市场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下浮15%左右。 三、积极引导,加强监管,营造诚信经营市场 一是完成实验室资质认定并取得CMA证书,获得具有法律效应的第三方农产品检验检疫资质,填补了省内企业取得此项资质的空白;取得中食恒信(北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积极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认可证书”以及“计量认证”四项资质认定证书,为今后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制定了《市场准入制度》、《索票索证制度》及《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加强进场农产品检验工作,日均抽检样品600余批次,及时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公示,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等部门上报不合格产品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不合格产品的退市工作。三是全力推动“索票索证”和“亮证经营”工作,实现商户“索票索证”、“亮证经营”、食品安全台账建立率均达90%以上。四是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在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基础上,设置食品安全工作管控模块,通过对每日农产品质量、价格、产地、入场量等信息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最终形成区域性农产品质量、价格、供求信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场区大屏、公司“党建联盟”大数据平台等媒体对外进行发布,引导经营户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及供求信息,帮助广大市民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五是自主研发集散中心商户信息二维码系统,加强商户信息录入发布工作,顾客可通过扫码获取商户经营的品种、产地、价格、食品安全以及诚信经营等情况,帮助顾客快速掌握商户信息,更好的选择交易对象,实现买卖双方利益最大化。六是全力配合公安、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对销售假冒伪略、有毒有害、以次充好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集散中心运营来,公司配合相关部门先后对销售注水肉和冷鲜肉、利用化学药物对食品进行加工、以及销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集散中心运营以来,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通过诚信经营、诚信建设、履行社会职责,农商公司得到了群众、社会、政府及商户的广泛好评,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不断荣获中央、省、市及其他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和奖项。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五项:“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先进党组织”、“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优秀市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先进单位”;多次荣获省级荣誉: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省商贸流通优秀企业、青海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青海省房地产“3A”级信用企业等。多项市级荣誉: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商贸流通优秀企业综治暨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单位”、西宁农商银行“品牌客户”等。 今后,我们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实现“四个转变”,以扎实的工作忠实践行“两个绝对”,进一步引导商户文明经商、诚信经营,把集散中心打造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诚信文明市场新标杆!